北京疫情最新(北京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
31
2025-03-21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题:中国提振消费重在惠民生
中新社记者王恩博
提振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出台的政策表明,促消费,绝不只是让民众多花钱。
“收入增长如何 ,民众腰包是否充实,直接决定消费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表示,消费不振不仅仅是消费市场重点品类增长有具体困难,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消费能力提升有掣肘 。本次专项行动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就是要着力破解这一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合计占比达到64.8%。这两项收入的增减 ,直接决定着民众是否有钱可花 。
着眼于此,《方案》专门提出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力图通过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专项技能培训行动、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等举措 ,推动这两类收入更好增长。同时,《方案》还关注农民增收及拖欠账款问题,展现通过多方合力提升全体居民收入的决心。
不过 ,要想让消费活力更加充沛,仅仅“鼓起钱包”还不够 。
生育 、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民众消费意愿。所以 ,在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亦需要精准减轻居民支出负担,加强公共服务保障。
为此,《方案》提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希望通过解决实际难题减少民众顾虑 、提升生活质量,从而激发消费潜力 。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2025年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向困难民众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等工作,都被提上日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易信表示 ,惠民生是促消费的基础,促消费是惠民生的重要途径。强化二者牵引联动效应,有助于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把蕴藏的大量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形成更多消费新业态、新增长点 。
例如,提高部分学生资助补助标准 ,既降低教育成本,又能释放教育消费潜力;优化“一老一小 ”服务供给,既缓解养老 、育幼压力 ,又能促进银发经济与婴幼儿消费增长。
当中国在提振消费时更突出民生属性,“就业—收入—消费”这个经济运行中的关键循环有望更加畅通,为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