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解封后感染人数,北京解封了】
28
2025-03-16
3月15日上午,上海漕泾水窠里·大学村在金山区漕泾镇正式开村,紧扣“思政教育”与“青年赋能 ”双主线,搭建“学术实践+在地创新”的开放式平台 ,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入乡发展。水窠里·大学村的诞生,也是金山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 。
开村仪式上,漕泾镇水窠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这是全市首个镇域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镇域大思政课为引领,以金山区生态文明蜕变和乡村振兴蝶变为生动教材,推出了首批5条研学线路以及8堂实践教学课程。同时 ,成立水窠里·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作为“专家智库”,高校师资下沉到乡村 ,把思政教育“小课堂 ”搬出教室,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开启青年成长的“第二课堂” ,让广大学子切身感受乡村振兴“四个价值 ” 。
当天,来自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名学生跟随着思政课老师毛光霞,登上了漕泾镇水库村的“乌篷船”,循着“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示范路”线路 ,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与传统思政课堂的‘单向传授’不同,今天这堂课让我们沉浸在‘诗画’般的乡村中,实地感受漕泾镇水库村在乡村振兴中的鲜活实践!”参与研学的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宋雪晴提及这堂大思政课时感触颇深 ,沉浸式的研学体验仿佛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作为市委党校、市团校“双挂牌 ”现场教学基地,漕泾镇具有优质的生态环境 、较为完善的农村实践课程体系以及成熟的乡村振兴转化研学、参观路线,依托全市首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资源优势 ,为思政课堂提供了更多的拓展实践平台 。
水窠里·大学村不仅是漕泾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又一重要实践,更是高校智力资源下沉乡村、服务社会的创新平台。实施大学生“全国联合毕业设计”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 、发布乡村振兴“青年实干家计划 ”……水窠里·大学村在人才共育、产业创新等领域,以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方式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表示 ,未来,将以大学村为支点,围绕思政课建设做好校地合作的“后半篇文章” 。
大学村不仅要“引进来” ,更要“活起来 ”“用起来”。当天,漕泾镇与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创新中心 、原乡映客共同成立水窠里·朴门国际数字游民创客学院和未来实验室漕泾共创基地,通过开设“新领职业”实训营、举办数字游民超级个体大赛、打造“水窠里·Talks ”演讲品牌等活动,搭建一个连接数字游民 、青年人才与乡村发展的交流平台 ,让未来实验室与创客学院成为青年人才的“创新磁场”。第一期“水窠里·Talks”邀请了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郑长忠、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实践导师檀林以及数字游民绿洲计划发起人李燕宁,与数字游民、大学生青年们围坐,以真实经历为“燃料 ” ,聚焦“从‘游民’到‘乡民’,如何利用数字游民升级乡村振兴?”“AI时代,你需要掌握的‘未来技能’有哪里?”等议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对话 。数字游民苑新杰分享了自己来到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后为乡村文创进行直播推广的经历 ,引发了大家对数字游民赋能乡村文旅产业的思考。未来,“水窠里·Talks”将继续聚焦数字游民与乡村振兴主题,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新动能。
而青年学子、数字游民的到来,也为漕泾镇水库村带来多元增收机会。在住宿方面,水窠里·大学村创新政企校村融合发展新范式 ,打造“青春驿站 ”,盘活了26套农民闲置宅基房进行改建,为高校学生 、教师、专家学者提供住宿、学习 、创作、交流的共享空间 。同时,整合在地企业、旅游公司等资源 ,构建酒店 、民宿、数字游民之家、村民共居 、青银共居等多形态、多层次的住宿空间,以及工位式、教学式 、互动式相结合的活动空间,实现大学生及青年在水窠里·大学村的空间资源共享。
此外 ,上海漕泾水窠里·大学村、数字游民国际村还出台了十条诚意满满的乡村振兴支持引导政策“大礼包”——超600万的扶持资金,鼓励数字游民和青年创客支持乡村振兴业态发展、就业支持、在地宣传 、人才入乡、产业联动等创新创业项目,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让“有为青年”成为“在地青年 ”。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表示,漕泾镇将深耕人才服务,持续优化服务举措 ,让漕泾这片实践沃土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这也是漕泾镇推动青年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行动宣言。今年2月底,青年驻村计划——漕泾站启动招募,首批招募的20名青年将开展为期3周的驻村计划 ,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带动乡村,乡村赋能青年”的美好愿景。
另外,由上海市妇联 、市教委主办的“海鸥计划”项目也首次落地金山 。据了解,“职业飞翔·海鸥计划走进金山 ”项目为女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支持 ,包含“3大核心项目+1个实践站”,即开展首届“水窠里·大学村”美丽乡村与人文行走线路女大学生创意营、职飞起航招聘直播·金山专场、海鸥未来菁英荟·金山行,以及成立水窠里·海鸥计划大学生实践站 ,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服务,护航女大学生职场成长。
水窠里·大学村的建设,是继数字游民国际村建设后 ,漕泾镇乡村振兴的一次大胆探索,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上海市首个镇域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水窠里·大学村将致力打造“青年入乡 、人才兴镇、产教融合 ”的创新样本 ,让高校的智慧与乡村的沃土结合、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实现“新”青年与“泾”土地的双向奔赴 。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